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前身为1982年创建的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 2007年学校升格为本科,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池州学院外语系更名为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经过近4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学院教学设备不断完善,拥有同声传译实训室、情景实训室、商务模拟实训室以及普通语言实验室共11个,另有调频发射台一个,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商务英语、法语等3个本科专业。下设基础英语、商务英语、小语种和大学英语4个教研室和一个实验实训中心,承担本院教育管理、专业教学、全校公共外语教学等任务。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200人,教职员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5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6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坛新秀3人,双能型教师6人。
学院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五年来,共承担校、省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人文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5项,省厅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及教材6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荣获“第二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安徽省特等奖2人,获“外研社”杯教学之星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人。
学院积极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坚持“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做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精心打造“五个一”工程,即“办好一个活动月、读好一批经典书、投身一项公益事、参加一场学科赛、拿到一本职业证”。 学院以“八音克谐,博学向善”为院训,坚持思想引领,注重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近年来,所培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荣获国家特等奖1人、一等奖1人;“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一等奖1人。省级各类比赛获奖达36人次,其中包括“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写作比赛安徽省二等奖、三等奖多人、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人。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74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52项。很多学生通过勤奋学习考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生。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有的通过公务员考试和考编进入政府机关和学校,有的进入外贸企业。经过多年打拼,很多校友成为政府领导、中小学校长和企业家等。
专业介绍
英语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中小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英语教育、教学与研究,或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英语语言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毕业要求
依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方面的要求:
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素养、人文与科学素养。
3.具有浓厚的中国情怀、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知识要求:
1.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文学知识、区域与国别知识。
2.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3.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掌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能力要求:
1.具备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初步运用第二外语的能力。
2.具备扎实的英语教学基本功、一定的英语教学研究与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具有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专业方向
1. 英语教学教改方向
2. 旅游商务与文化传播方向
四、学制与学分
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学分:最低修读179学分。第一课堂最低修读167学分,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49学分;第二课堂最低修读12.0学分。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六、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英语教育教学
相近专业:商务英语、翻译
七、主要课程及简介
1. 基础英语
学时:384;学分:24.0;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课程内容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文章阅读,通过语言训练与篇章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本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语言交际活动,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基本技能,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
2. 高级英语
学时:128;学分:8.0;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引导学生抓住要点,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文体修辞和语言技巧,训练学生正确地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吸收其中的语言知识、写作技巧,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3. 英语听力
学时:88;学分:3.0;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属专业技能课程,通过专门系统的听力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听力发展,使学生能够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社会文化方面的交谈,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并用英语做简要笔记。
4. 英语口语
学时:88;学分:3.0;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属专业技能课程,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
5. 英语阅读
学时:56;学分:3.5;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
本课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掌握阅读方法,训练学生分析语言的能力和进行假设、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辨能力。同时通过阅读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掌握文化背景知识。
6. 英汉互译
学时:48;学分:3.0;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在介绍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同时,指导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英汉互译的实践能力。
7. 英语语法
学时:48;学分:3.0;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部分主要学习各种词类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句法部分学习句子的种类和组词规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学会运用语法知识指导语言实践,提高英语运用的准确性。
8.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学时:32;学分:2.0;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介绍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加深他们对主要英语国家国情、社会与文化的了解。
9. 英语教学法
学时:64;学分:4.0;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除了讲授教学基本理论、方法外,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实践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撰写规范教案和制作PPT上课的能力,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打好基础。
10. 英国/美国文学选读
学时:64;学分:4.0;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通过对英国、美国各历史断代背景和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及其创作特点。通过文本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以及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语言技能。通过大量阅读与讨论加强学生对文学本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增强其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理解。通过大量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潜能。 商务英语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从事国际商务和商务翻译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经济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经贸、翻译等领域的工作岗位。
依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方面的要求:
(一)综合素养方面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职业素养;
2.具备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与办公自动化基本技能;
3.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 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二)专业素养方面
1.掌握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2.具备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熟悉我国在国际商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
4.掌握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5.掌握商务英语口、笔译等理论知识与商务翻译实践能力或掌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金融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国际商务业务能力。
(三)能力拓展方面
1.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强的就业意识和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4. 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
三、专业方向
1. 商务英语翻译方向
2. 国际商务实务方向
四、学制与学分
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学分:最低修读179.0学分。第一课堂最低修读167.0学分,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48.5学分;第二课堂最低修读12.0学分。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六、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
相近专业:英语、国际商务
七、主要课程及简介
1. 商务英语视听
学时:88; 学分:3.0; 考核方式: 考查/考试
本课程通过专门系统的听力技能训练,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熟悉各种商务活动,了解相关的商务知识,为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奠定良好的听力基础。使学生能够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商务活动、社会文化的交谈,能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能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能用英语作简要笔记。
2. 商务英语口语
学时:88 ;学分:3.0; 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和商务活动的能力。
3. 基础英语
学时:192; 学分:12.0; 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了系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学生营造各种话语环境,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各种日常交际活动和商务活动。
4. 商务英语阅读
学时:64 ;学分:4.0;考核方式:考查/考试
本课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配套练习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商务知识理解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吸收商务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5.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学时:32 ;学分:2.0 ;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介绍主要英语国家(英国、美国为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6. 综合商务英语
学时:288;学分:18.0;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经济、管理、法律和文化四大模块,涉及全球经济、国际市场、新兴行业、信息技术、商业创新、法律诉讼、营销策略、危机公关、网络文化、职业规划、金融危机、企业管理等多个主题。目的是既培养学生商务知识习得、语言综合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英汉互译
学时:48;学分:3.0 ;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在介绍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加深 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现象的对比了解,指导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英汉互译的实践能力。
8.国际贸易实务
学时:48; 学分:3.0; 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国际间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中心,结合有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律详细介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条款,合同的磋商和订立以及履行、货款的结算、信用证的开立、不同结算方式的选择使用、货物的交付、运输与保险等各方面的基本环节及相关的知识,并介绍各种传统的、新型的贸易方式。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从事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在进出口贸易活动中,既能结合我国实际,又能符合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法规,从事商务活动。
9. 外贸函电与单证实务
学时:64;学分:3.5;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系统介绍外贸英文函电与单证的基础知识,包括商业信函的格式、常用语句和写作技巧。通过介绍对外贸易业务磋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往来函电及单证实例,并结合实际业务,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外贸英语函电的写作手法和单证的制作方法。
法语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和法语专长应用能力,熟悉语言服务产业发展前景,交际语言能力突出,毕业后能够在教育、外事、经贸、文化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任务和管理工作的法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系统接受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法语语言技能训练,熟悉中华文化和法语国家与地区文化,擅于将语言工具、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结合运用,具备语言服务意识,未来能够适应外贸、实用翻译和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工作。
三、毕业要求
依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方面的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综合能力方面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职业素养;
2.具备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 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二)专业能力方面
1.掌握所学专业的语言、文学及相关人文基础知识,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2.具有较扎实的法语和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及创新能力;
3.了解我国国情和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能力拓展方面
1.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2. 乐于迎接挑战,善用逻辑思维,面对问题能够冷静分析,寻求解决方案;
3.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4. 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
5. 具备比较全面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大学体育锻炼和军训合格标准。
四、专业方向
1.翻译方向
2.法国文学方向
五、学制与学分
学制: 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
学分:最低修读179.0学分,其中第一课堂167.0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44.0学分;第二课堂12.0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七、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商务英语、翻译、中国语言文学
八、主要课程及简介
1.基础法语
学时:488;学分:30.5;考核方式:考试。
基础法语课程为法语专业一、二年级必修课。教师传授系统的法语基础语言知识,内容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与篇章的结构、语言功能等,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语言技能,认知词汇达到5000词以上,培养学生用法语交际的能力,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
2. 高级法语
学时:176;学分:11.0; 考核方式:考试。
高级法语课程为法语专业三年级必修课。重点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知识、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宽阅读量,增加阅读深度,提高学生用法语进行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布局、文体修辞以及语言技巧,提高法语表达能力。
3. 法语听力
学时:116;学分:6.0;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为法语专业一、二年级必修课。学生通过系统的听力技能训练,提高法语听辨能力,听懂法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社会问题的探讨或演讲,基本听懂法语国家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同时结合逻辑思维分析,用法语作简要笔记以实现语言交际。
4.法语语音
学时:26;学分:1.5; 考核方式:考查。
法语语音课程由法国教师组织开展,通过对学生进行法语语音知识传授,借助大量的课内口语实践训练,使学生准确完成法语发音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5. 法语阅读
学时:90;学分:4.5;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法语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至18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能在5分钟内速读1000词左右中等难度的文章,掌握文章的大意。
6. 笔译理论与实践
学时:64;学分:4.0;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为法语专业三年级必修课。学生在了解到国内外翻译理论、口笔译常见方法和技巧的同时,接触实用类文体的法汉-汉法翻译练习,逐渐解翻译行业的现状及职业译员素质要求,实景体会如何克服跨文化障碍,养成职业译员心理。
7. 法国文学概论
学时:40;学分:2.5;考核方式:考查。
法国文学课程为法语专业二年级必修课。学习和了解法国文学,对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课程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了解法国各个文学时期的特点、文学现象,重点掌握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法国作家作品,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鉴赏和分析能力。
8. 法国与法语国家和地区概况
学时:32;学分:2.0;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介绍主要法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加深他们对主要法语国家国情、社会与文化的了解。